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,贯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杭州市滨江区通过在高新区(滨江)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“滨江教育发布”微信公众号公开校外机构督查、公开双随机及专项检查结果、学校劳动教育、体育教育、无纸化测评的宣传,实现“减负”“提质”有效对接,确保“双减”取得实效。
一、校外培训机构双随机及专项督查信息公开
区委宣传部、教育局、市场监管局、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联动,明确任务数,排定时间表,对93家学科类培训机构、441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、广告平台、公共场所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全面实地广告清理专项检查,强化联合执法力度,引导规范发展;区教育局联合民政局、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检查,实地调查23家单位,其中公办学校(幼儿园)2家、民办学校(幼儿园)9家、民办培训机构12家,调查结果均公示公开,让家长参与监督。
二、学校落实“双减”活动宣传
通过“滨江发布”“滨江教育发布”公众号及校园网、家长学校等途径,广泛宣传引导,营造科学良好的育人氛围。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时段体育锻炼实效性的数字化变革,通过实施“1+2+3”数字管理,借助“1”个学生体质管理库,提供“2”种个性化体育锻炼方案,创设“3”种数字体育路径来帮助学生有效展开体育锻炼。其次,不断丰富和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,各中小学结合各校实际,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“1+X”(基础托管+素养提升)课后服务模式。同时,深化区域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,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,并将科技、艺术等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中,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,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,在滨江的校园里,有实施物联网+劳动体验的,有将非遗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,有融于大自然生态的劳动科普等。
三、关注家校社协同育人,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平台
学校引导家长做好孩子言传身教的老师,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。滨江区“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”设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平台,通过整合全区各类教育资源,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,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开展协同育人活动提供各类资源信息。呼吁每个家庭“每天不少于半小时亲子时间”“每周和孩子一起运动锻炼”,增强家庭成员责任意识。